卫星地图:2001年后海南陵水机场的变迁

2001年4月1日,空军少校飞行员王伟驾驶歼八II战斗机和同事一起在南海驱逐美国EP3E侦察机对中国的抵近侦察,在南海上空距离海南岛东南约110km处发生撞击,王伟飞机失事坠海,王伟虽然跳伞,但是由于海况复杂等原因,依然不幸罹难,追授为烈士。美帝EP3E受损后难以返航,未经中国允许降落到海南陵水机场,10天后,中国释放了美帝飞行员,三个月后中国将拆解后的EP3交还给美国,一次足以引发战争的冲突就这么结束了。

image

A Chinese F-8 flies near a Navy aircraft(User Wikifreund on de.wikipedia derivative work: Guinnog (talk) – KampfflugzeugF-8China.jpg

image

涉事的美国海军航空兵EP-3E侦察机的同型飞机,碰撞发生在飞机左侧。A Lockheed EP-3 Aries of fleet air reconnaissance squadron one (VQ-1) World Watchers.(U.S. Navy – U.S. Pacific Command’s image archive for March 2001. Image is now stored on DefenseImagery.mil as VIRIN: DN-SD-03-11350)

这其中,一直默默无闻的陵水机场无意中成为了一个焦点,进入了公众视野

image

陵水机场的位置非常好,在海南岛的东南端,是压制南海敌对势力的前沿阵地

趁着过节,用卫星地图查看了一下这些年陵水机场的变迁,颇为感慨,国庆节写下此文,致敬对王伟烈士在当年如此艰难条件下的大无畏精神!同时,我大唐如今强大了,但还要继续发扬这种大无畏的精神,是否能大胜仗,并不仅仅依靠装备,更多的是勇气和精神!

image

陵水机场是中国在海南岛的一个大型海军机场,看上去海军航空兵的重要基地之一。陵水机场依山傍水,可以直接连接到山洞机库,提供非常坚固的防御能力。在山顶还有大型雷达阵地,可以提供早期预警能力,保护机场的安全。2001年之后,可能就是因为中美撞机事件,卫星地图开始关注陵水机场。

image

image

大体跟踪了一下,根据机场上的飞机,可以把陵水机场分成三个阶段:作战飞机为主体的前线机场、特种飞机为主体的侦察反潜机场、无人机和有人机混合作战的综合性机场。当然这个判断不一定准确,一方面陵水机场为了防范空中侦察,已经大规模采用机库,因此能被看到的机型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,不全面。另外,我军的飞机部署动态性很强,会及时根据周边态势动态调整。因此这仅仅是根据公开信息做的分析,仅代表个人观点。

一、2001年~2017年:歼击机为主体的前线作战机场

image

2001年4月4日,陵水机场的美帝EP3E电子侦察机,非常模糊,但是可以清楚地识别出来这架四发平直机翼的侦察机

这个时代就是中美撞机那个时代,当时中国空军力量薄弱,中国主力战机是歼7E和歼8II,虽然勉强可以全天候作战,但是雷达系统和导弹都比较差,和美国战斗机存在一个代差。1990年中国引进了俄罗斯苏27重型战斗机,1992年引进,1993年谈判引进生产线,1996年第二批24架苏27抵达中国广东某基地,同年12月,中俄签署引进生产线。2001年国产化歼11A/B立项。1999年9月,首批国产歼-11开始正式交付部队,和美国战斗机基本追平。考虑到2005年,F22服役,则到歼2017年服役之前,中国和美国还是保持了一个代差。好在中国军工发力追赶,2025年六代机试飞,终于小幅领先于美国了!

虽然1992年就引进了苏27,1999年国产歼11就交付部队,但是那个时候,苏27飞机的数量很少,歼11还存在质量不稳定的问题。因此并没有遍布国内所有机场,而且海军似乎也没有第一批分到这些先进战机,要不然局座为啥在电视台抹眼泪了呢。直到2017年前后,陵水机场的主力战机还是歼八,但是机场则在大规模改建当中,一些运八飞机开始在机场试飞。

image

2001年,在地面停机位的歼八机群,右侧还有一架歼五,有可能是教练机

image

2014年,机场主力战机还是歼8II,三代机的升级速度并不快

image

2017年,一些运八、运九飞机开始来到机场,有可能这就是给后来的转型埋下伏笔,最右侧的飞机似乎是一架特种飞机,机背上有一个物体,但显然不是KJ200

image

2017年,机场扩建和维修,开始修建机库,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,再也不用被窥视了,当然,军迷们也看不到了


二、2018年~2024年:特种飞机为主体的侦察反潜机场

2017年之后,海军开始在陵水机场部署高新特种飞机,其中最主要的就是KJ500(高新10)和KQ200(高新6),这两种飞机都是2017年前后在海军列装的,列装后就部署到陵水机场,可见陵水机场的位置有多重要。可以在卫星地图上分别看到4-5架KJ500和KQ200,大体上这就是南海舰队的主力预警和反潜力量了。

image

KJ500预警机支队

image

可以当做空潜200的定妆照了,这个停机坪和KJ500是一样的

image

KJ500和KJ200停靠在一起

image

两架KQ200前后开往停机坪

image

大量飞机挺早在一起,可以看到3架KJ500,还有一架教练9(JL9),这是用于航母载机训练的教练机


三、2024年~未来:无人机和有人战机的综合性机场

2019年12月,国产化航母山东舰交付南海舰队,就部署在海南三亚,记得以前看到过在港口码头附近修建了小型机场,可以停放直升机和等,但是歼15重型战斗机毕竟不是小装备,从航母直接放到港口还是挺难的,还是起飞到陆地机场更利于升级和维修。近在咫尺的陵水机场就可以承接这个职责。

image

一架KJ500,一架高新机,还有6架歼15重型战斗机

image

同时,随着大型无人机在部署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,陵水机场还接收了包括无侦7(翔龙)和TB-001(双尾蝎),由此可见海军在侦察领域正在开展无人化和智能化转型

image

WZ-7 at Airshow China Zhuhai 2022(来源:网络)

image

无侦7,翔龙大型无人机。翔龙无侦-7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最长可达10小时,其巡航速度为每小时750公里,并能在1万8千米至2万米的高空巡航

image

TB-001大型无人机。TB001“双尾蝎”无人机的最大航时(滞空时间)为 35小时。 这个续航能力使其能够长时间执行多种任务,包括航空摄影、大气研究、货物运输,以及作为察打一体机进行侦察和攻击

image

TB-001在巡航(来源:网路)

image

机库中露出屁股的歼15,看上去很像是电子战改型


小结:陵水机场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装备和实力演进的历程,已经从最初的作战机场,演进为后端的支撑机场;从有人机场,向无人机场演进,智能化和无人化历程正在快速进展。


相关信息:

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662354165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4%B8%AD%E7%BE%8E%E6%92%9E%E6%9C%BA%E4%BA%8B%E4%BB%B6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